课目:单个军人队列动作
目的:通过训练使同学们熟练掌握单个军人队列动作的要领,培养同学们的良好军姿和严格的组织纪律。
内容:1、立正、稍息 6、跑步行进与立定
2、跨立 7、敬礼礼毕
3、停止间转法 8、蹬下、坐下、起立、
4、齐步的行进 脱戴帽
5、正步行进与立定 9、步伐变换、方向变换
与立
时间:
方法:讲解示范,组织练习
地点:本训练场
要求:1、队列人员严守纪律作到令行禁止
2、姿态端正,刻苦训练
3、认真听讲,作到动作准确
4、动作准确协调一致
一、立正、稍息、跨立、停止间转法
(一):立正、稍息
<一>立正是军人的基本姿势,是队列动作的基础,它贯穿于队列训练的始终。
口令:立正、稍息
要领:听到“立正”的口令后,两角跟靠拢并齐,两脚尖向外分开约60度;两腿挺直;小腹微收,自然挺胸;上体正直,微向前倾;两肩要平,稍向后张;两臂下垂自然挺胸,手字并拢自然弯曲,母子尖贴于食子低二关节,中子贴于裤缝;头要正,颈要直,口要闭,下颌微收,两眼向前平视。听到“稍息”的口令后左脚顺脚尖方向伸出约拳脚掌的三分之二,两腿自然伸直,上体保持立正姿势,身体重心大部分落于右脚。稍息过久可以自行换脚。
<二>动作要点
1、立正时精神要振作,姿态要端正,军容严整。可归纳为:三挺、两收、两平、一睁、一直线
三挺:挺腿、挺胸、听颈
两收:收小腹、手下颌
两平:两肩要平、两眼向前平视
一睁:两眼要睁大
一直线:帽徽、鼻尖、衣裤交线在一直线上
2、稍息时上体保持立正姿势。可归纳为:移、提、伸。
移:听到口令后,身体重心迅速移到右脚
提:左脚腕用力,将脚跟抬起
伸:脚掌迅速伸出,方向要准,距离要准
〈三〉:常犯的毛病及纠正的方法
1、两脚跟并齐:划一条直线,两脚与直线取齐反复练习
2、两脚尖分开过大或过小:用角度尺校正,然后练习
3、左脚伸出过大或过小。用右脚量,看是否是全脚的三分之二。 〈四〉组织练习
1、个人体会 2、相互练习
3、集体操作 4、评比
(二):跨立 口令;“跨立”
<一>:跨立;主要用于军体操、执勤和舰艇上站立使用时与立正互换。
要领:左脚向左跨出约一脚之长,两腿挺直,上体保持立正姿势,身体重心落于两脚之间.两手后背,左手握右手腕,母子根部与外要带下沿(内要带上沿)同高;右手手子并拢自然弯曲,手心向后.
<二>:动作要点
1、跨步背手动作协调有力
2、抬头挺胸,精神振作
〈三〉:长犯毛病及纠正方法
1、两腿跨出过大或过小;可采用单个练习(纠正)
2、两手后背不到位,左手母子约于外要带下沿同高
〈三〉:组织练习
1、个人练习 3、集体练习
2、相互练习
(三):停止间转法
〈一〉:口令:“向(右、左、后)-----转”
要领:一右(左)脚为轴,右(左)脚跟和左(右)脚掌前部同时用力,使身体协调一致向右(左)转90度(向后转同向右转180度),身体重心落于右(左)脚,左(右)脚取捷经迅速靠拢右(左脚),成立正姿势。转体和靠脚时,两腿挺直,上体保持立正姿势。
半面向右(左)转,按向右(左)转的要领转45度。
〈二〉:动作要领
停止间转法可归纳为:两快一停顿,体稳方向正。
两快一停顿:既转体快,靠腿快,转体靠腿要有停顿,身体不要扭。
<二>:常犯毛病及纠正方法
1、转体时弯腿:身体上拔,两腿迅速挺直,夹紧
2、转体时两臂外长:两臂紧贴身体
3、转体时外扫,跺脚:强调取捷近靠拢右(左),分解练习
<三>:组织练习
1、体会练习 2、分解练习
3、集体练习
二:三大步伐的行进与立定
(一)起步的行进与立定
起步是军人的常用步法,一般用于队列的整齐行进
口令:“起步-----走”“立------定”
要领:当听到“起步-----走”的口令后,左脚向正前方迈出75厘米着地、身体重心前移、右脚照此法动作,上体正直,微向前倾,手指轻轻握拢,拇指贴于食指的第二光节,两臂前后自然摆动,向前摆臂时,肘部弯曲,小臂自然向里合,手心向内稍向下,拇指根部对正衣扣线并与最下方衣扣同高,离身体约25厘米,向后摆臂时手臂自然伸直手腕前侧距裤缝线约30厘米,行进速度每分钟116—122步。
听到“立------定”的口令后,左脚向前大半步着地,两腿挺直,右脚取捷径迅速靠拢左脚,成立正姿势。
<一>常犯毛病及纠正方法
1、 脚尖方向不正(八字脚)
可画一直线反复练习
2、 上体摇摆晃动
挺腰、挺胸、脚着地后两膝后压身体上拔
腿臂不结合
要做到出腿、摆臂、脚跟着地到位、由慢到快反复练习。
<二>训练方法
1、 手型定位练习
主要解决手型是否准确,摆臂放手是否定位
口令:手型及定位练习一、二。
2、 原地摆臂练习
口令:齐步走原地摆臂练习一、二、停
3、 腿部动作练习
口令:齐步走,抱腹准备,一、二、停
4、 腿臂结合分解练习、连贯动作练习。
(二):正步行进与立定
<一>正步主要用于分列式和其他礼节性场合
口令:“正步---走”“立---定”
要领:左脚向正前方踢出(腿要绷直,脚尖下压,脚掌与地面平行,离地面约25厘米)约75厘米,适当用力使全脚掌着地,同时 身体重心前移,右脚照此动作;上体正直,微向前倾;手指轻轻握拢,拇指贴于食指第二节;向前摆臂时,肘部变屈,小臂略成水平,手心 向内稍向下,手腕下沿摆到高于最下方衣扣约10厘米处(着夏季作训服时,约与第三衣扣同高;着水兵服时,手腕上沿距领口角约15 厘米),离身体约10厘米;向后摆臂时(左手心向右,右手心向左),手腕前侧距裤缝线约30厘米。行进速度每分钟110-11
听到“立定”的口令后,左脚向前大半步着地,两腿挺直,右脚取捷经靠拢左脚成立正姿势。
动作要领可归纳为:踢、蹦、摆、跟
<二>常犯毛病及纠正的方法
1、弓腿、踢腿慢
出腿时脚要伸直膝盖稍用力下压,利用爆发力使小腿带动大腿猛力踢出。
2、手型不准(反复练习。
3、立定时向后仰。
4、靠腿时脚跟不齐,弯腿。
<三>:跑步 跑步主要用于快速行进。
口令:跑步--走。 要领:听到领令,两手迅速握拳(四指蜷握,拇指贴在食指第一关节和中指第二节上),提到腰际,约与腰带同高,拳心向内,肘部稍向里合。听到动令,上体微向前倾,两腿微弯,同时左脚利用右脚 掌的蹬力跃出约85厘米,前脚掌先着地,身体重心前移,右脚照此法动作;两臂前后自然摆动,向前摆臂时,大臂略直,肘部贴于腰际,小臂略平,稍向里合,两拳内侧各距衣扣线约5厘米;向后摆臂时,拳贴于腰际。行进速度每分钟170-180步。
<四:>便步 口令:便步--走 便步用于行军、操练后恢复体力及其它场合。 要领:用适当的步速、步幅行进,两臂自然摆,上体保持良好姿态。 (五)踏步 踏步用于调整步伐和整齐。停止间口令:踏步--走。行进间口令:踏步。 要领:两脚在原地上下起落(抬起时,脚尖自然下垂,离地面约15厘米;落下时,前脚掌先着地),上体保持正直,两臂按齐步走或跑步摆臂的要领摆动。 踏步时,听到“前进”的口令,继续踏2步,再换齐步或跑步行进。
(六)移步(5步以内)移步用于调整队列位置。 1.右(左)跨步 口令:右(左)跨×步--走。 要领:上体保持正直,每跨1步并脚1次,其步幅约与肩同宽,跨到指定步数停止。 2.向前或后退 口令:向前×步--走。后退×走--走。 要领:向前移步时,应按单数步要领进行(双数步变为单数步)。向前1步时,用正步,不摆臂;向前3、5步时,按照齐步走的要领进行。向后退时,从左脚开始,每退1步靠脚一次,不摆臂,退到指 定步数停止。 使枪(炮)身稳固,其余要领同徒手。 第十二条 立定 口令:立--定。 要领:齐步和正步时,听到口令,左脚再向前大半步着地,两腿挺直,右脚取捷径迅速靠拢左脚,成立正姿势。跑步时,听到口令,再跑2步,然后左脚向前大半步(两拳收于腰际,停止摆动)着地,右脚靠拢左脚,同时将手放下,成立正姿势。踏步时,听到口令,左脚踏1步,右脚靠拢左脚,原地成立正姿势(跑步的踏步,听到口令,继续踏2步,再按上述要领进行)。
第十三条 步法变换 步法变换,均从左脚开始。 齐步、正步互换,听到预令,即换正步或齐步行进。 齐步换跑步,听到预令,两手迅速握拳提到腰际,两臂前后自然摆动;听到动令,即换跑步行进。跑步换齐步,听到口令,继续跑2步,然后,换步行进。 第十四条 行进间转法
(一)齐步、跑步向右(左)转 口令:向右(左)转--走。 要领:左(右)脚向前半步(跑步时,继续跑2步,再向前半步),脚尖向右(左)约45度,身体向右(左)转90度时,左(右)脚不转动,同时出右(左)脚按原步法向新方向行进。 (二)齐步、跑步向后转(口令:向后转--走。) 要领:左脚向右前迈出约半步(跑步时,继续跑2步,再向前半步),脚尖向右约45度,以两脚的前脚掌为轴,向后转180度,出左脚按原步法向新方向行进。
(三)转动时,保持行进时的节奏,两臂自然摆动,不得外张;两腿自然挺直,上体保持正直。 第十五条 冲锋枪手、81式自动步枪手的握枪 (一)肩枪互换挂枪 1.肩枪换挂枪 口令:挂枪。 要领:右手移握护木(79式冲锋枪,握导气箍),右臂前伸将枪口转向前,左手掌心向下在右肩前握背带;两手协力将背带从头上套过,落在左肩,使枪身在胸前约成45度(表尺中央部位位于衣扣 线);右手移握枪颈(折叠式冲锋枪,握复进机盖后端),左手放下(阅兵等时机左手可握护木),成挂枪立正姿势。 2.挂枪换肩枪 口令:肩枪。 要领:右手移握护木,左手移握背带;两手协力将背带从头上套过,落在右肩,枪口向下,枪身垂直;右手移握背带(拇指由内顶住),左手放下,成肩枪立正姿势。 (二)肩枪、背枪互换 1.肩枪换背枪 口令:背枪。 要领:左手在右肩前握背带,右手掌心向后移握准星座;两手协力将枪上提,左手将背带从头上套过,落在左肩;两手放下,成背枪立正姿势。 2.背枪换肩枪 口令:肩枪。 要领:右手掌心向后握准星座;左手在左肩前握背带;两手协力将背带从头上套过,落在右肩;右手移握背带(拇指由内顶住),左手放下,成肩枪立正姿势。 (三)挂枪、背枪互换 1.挂枪换背枪 口令:背枪。 要领:右手握准星座,稍向上提,左手在左肩前握背带;两手协力将枪转到背后,两手放下,成背枪立正姿势。 2.背枪换挂枪 口令:挂枪。 要领:右手掌心向前移握准星座,稍向上提,左手在右肋前握背带;两手协力将枪转到胸前;右手移握枪颈(折叠式冲锋枪,握复进机盖后端),左手放下或握护木,成挂枪立正姿势。
第十九条 脱帽、戴帽 (一)脱帽。 口令:脱帽。 要领:双手捏帽檐或帽前端两侧,将帽取下,置于左小臂,帽徽向前,掌心向上,四指扶帽檐或帽前端中央处,小臂略成水平。 (二)戴帽。 口令:戴帽。 要领:双手捏帽檐或帽前端两侧,将帽迅速戴正。 第二十条 坐下、蹲下、起立 (一)坐下。 口令:坐下。 枪靠右肩--坐下。 要领:左小腿在右小腿后交叉,迅速坐下,两手自然放在两膝上,上体保持正直。 (二)蹲下 口令:蹲下。 要领:右脚后退半步,臀部坐在右脚跟上(膝盖不着地),两手自然放在两膝上,上体保持正直。蹲下过久,可自行换脚。 (三)起立 口令:起立。 要领:全身协力迅速起立,成立正姿势或成持枪(炮)、肩枪(筒)立正姿势。 (三)军旗位置 掌旗员和护旗兵一列,横队时,在团指挥员右侧;纵队时,在团指挥员前。 第三十条 出列、入列 单个军人和分队出、入列均用跑步(5步以内用齐步,1步用正步),或按照指挥员指定的步法执行;因故出、入列要报告(须经允许)。 (一)单个军人出列、入列 1.出列口令:×××同志(或第×名),出列。 要领:出列军人听到呼点自己姓名或序号“出列”的口令后,应答“是”,然后,进到指挥员右侧前适当位置或指定位置,面向指挥员成立正姿势。 (1)位于第一列(含一列横队)的军人出列,按本条上述规定执行。 (2)位于中列(路)的军人出列,向后(左)转,待后列(左路)同序号的军人向右后跨1步(左后退1步)让出缺口后,按本条的上述规定实施出列;位于“缺口”的位置的军人,待出列军人出后,即复原位。 (3)位于最后一列的军人出列,先退1步,然后,按本条有关规定实施出列。 2.入列 口令:入列。 要领:听到“入列”口令后,应答“是”,然后,按出列的相反程序入列。 第三十一条 行进、停止 横队和并列纵队行进以右翼为基准,纵队行进以左翼为基准(一 路纵队行进以先头为基准)。 (一)行进,指挥员员应下达“×步--走”的口令。听到口令,基准兵应向正前方前进,其他士兵向基准翼标齐,保持规定的间隔、距离行进。纵队行进时,排、连通常成三路纵队,也可成一、二路队。行进中,可用“一二一”,(调整步伐的口令)“一二三四”(呼号)或唱队列歌曲,以保持步伐的整齐。 (二)停止,指挥员应下达、立--定”的口令。听到口令,按照立定的要领实施,分队的动作要整齐一致。停止后,听到“稍息”的口令,先自行对正、看齐,再稍息。 第三十二条 队形变换 队形变换,是列队后,由一种队形变为另一种队形的队列动作。 (一)横队和纵队的互换 横队变纵队:停止间口令:向右--转。 行进间口令:向右转--走。 纵队变横队:停止间口令:向左--转。 行进间口令:向左转--走。 要领:停止间,按照单个军人向右(左)转的要领实施。行进间按照单个军人向右(左)转走的要领实施。分队动作要整齐一致。队形变换后,排以上指挥员应进到规定的列队位置。
第三十三条 方向变换 方向变换,是改变队列面对的方向的一种队列动作。 (一)横队和并列纵队方向变换 停止间口令:左(右)转弯,齐步--走,或左(右)后转弯,齐步--走。
行进间口令:左(右)转弯--走,或左(右)后转弯--走。 要领一列横队方向变换时,轴翼士兵踏步,并逐渐向左(右)转动,同相邻士兵动作协调;外翼第一名士兵以大步行进并逐步变换方向,其他士兵用眼睛余光向外翼取齐,愈接近轴翼者,其步幅愈小, 并保持规定的间隔和排面整齐,转到90度时踏步并取齐,听口令前进或停止。 数列横队和前列纵队方向变换时,第一列轴翼士兵停止间用踏步行进间用小步,外翼士兵用大步行进,保持排面整齐,边行进边变换方向,转到90度或180度后,听口令前进或停止;后续各列按上述要领,保持间隔,距离,取捷径进到前一列转弯处,转向新方向跟进。 (二)纵队方向变换 停止间口令:左(左)转弯,齐步--走,或左(右)后转弯,齐步--走。 要领:一路纵队方向变换时,基准兵在左(右)转弯时,按单个军人行进间转法要领实施,在左(左)后转弯时,用小步边行进边变换方向,转到90度或180度后,照直前进;其他士兵逐次进到基 准后的转弯处,转向新方向跟进。 数路纵队方向变换时,按照数列横队和并列纵队方向变换的要领实施。 第六章 敬礼 第四十一条 敬礼、礼毕
敬礼分为举手礼、注目礼和举枪礼。 (一)敬礼 口令:敬礼。向右看--敬礼。 1.举手礼。 要领:上体正直,右手取捷径迅速抬起,五指并拢自然伸直,中指微接帽檐右角前约2厘米处(戴无帽檐帽时,微接太阳穴上方帽墙下沿),手心向下,微向外张(约20度),手腕不得弯屈,右大臂略平,与两肩与两肩线一线,同时注视受礼者。 2.注目礼 要领:面向受礼者成立正姿势,同时注视受礼者,并目迎目送(右、左转头角度不超过45度)。 3.举枪礼 要领:右手将枪提到胸前,枪身垂直并对正衣扣线,枪面向后,离身体约10厘米,准星护圈与眼同高,大臂轻贴右胁;同时左手接握表尺处(虎口对准枪面并与标尺上沿取齐),小臂略平,大臂轻贴左胁,同时转头向右注视受礼者,并目迎目遂(右、左转头角度不超过45度)。 (二)礼毕 口令:礼毕 要领:行举手礼者,将手放下,行注目礼者徒手或背枪时,停止间,应面向受礼者立正,举手敬礼,将头转正;行举枪礼者,将头转正,右手将枪放下,使托底钣轻轻着地,同时左手放下,成持枪立正姿势。 第四十二条 单个军人和分队、部队敬礼 (一)单个军人敬礼要领:单个军人在距受礼者5-7步处,行举手礼或注目礼。徒手或背枪时,停止间,应面向受礼者立正,行举手礼,待受礼者还礼后礼毕:行进间,(跑步时换齐步),转头向受礼者行举手礼(手不随头移动),并继续行进,左臂仍自然摆动,待受礼者还礼后礼毕。 第七章 军旗的掌持和迎送 第四十三条 军旗的掌持 军旗由部队首长指派一名掌旗员掌持,两名护旗兵护旗。护旗兵携冲锋枪成挂枪姿势,位于掌旗员两侧。 掌旗员通常由连、排职军官或军士充任,护旗兵通常由军士或士兵充任。掌旗员和护旗兵应具备良好的军政素质和魁梧匀称的体形。 (一)持旗、扛旗、端旗 掌持军旗的姿势分为持旗、扛旗和端旗。 持旗要领:立正时,左臂自然下垂,右手持旗杆,使旗杆垂直立于右脚外侧。稍息时,持旗姿势不变。 扛旗要领:听到行进的预令后,左手握旗杆套下约10厘米处,两手协力将旗上提,扛于右肩,旗杆套稍高于肩,右臂伸直,右手掌心向下握旗杆,左手放下。听到命令,开始行进。 端旗要领:右手握旗杆套下约10厘米处,右臂向前伸直,右手约与肩同高,左手握旗杆下部,左小臂斜贴于腹部。 (二)扛旗、端旗互换 1.扛旗换端旗 口令:正步--走。 要领:听到“正步--走”的口令后,在左脚落地时,左手在右手腕处握旗杆;在右脚落地时,右手移握距旗杆套约10厘米处;再出左脚的同时,右臂向前伸直,左手向后压,两手协力转换成端旗姿 势,继续行进。 2.端旗换扛旗 口令:齐步--走。 要领:听到“齐步--走”的口令后,在左脚落地的同时,收右臂,左手前推,将旗扛于右肩;在右脚落地时,右手移握旗杆下部,右臂伸直;再出左脚的同时,左手放下,换齐步行进。 (三)掌旗员、护旗兵行进中变换方向时,以掌旗员为轴。迎送军旗时,其行进、转变、步法变换和停止的口令均由掌旗员下达。 第四十四条 迎军旗 将展开的军旗持入队列时,部队应整队举行迎军旗仪式。步兵团迎军旗时,通常成营横队的团横队。特殊情况下,可由机关和指定的分队参加,按部队首长临时规定的队形列队。 步兵团迎军旗时,主持迎送军旗的指挥员下达“立正”、“迎军旗”的口令,听到口令后,掌旗员(扛旗)、护旗兵齐步走,当由正前或左前方向本团右翼进至距队列40-50步时,主持迎送军旗的 指挥员下达“向军旗--敬礼--”的口令,听到口令后,位于指挥位置的军官行举手礼,其余人员行注目礼;掌旗员(由扛旗换端旗)、护旗兵换正步,取捷径向本团右翼排头行进,当超过团机关队形时,主持迎送军旗的指挥员下达“礼毕”口令,部队礼毕;掌旗员(由端旗换扛旗)、护旗兵换齐步。军旗进至团指挥员右侧3步处时,左后转变立定,成立正姿势。 第四十五条 送军旗 将军旗持出队列时,部队应整队举行送军旗仪式。步兵团送军旗时,参加人员和队形与迎军旗同。 步兵团送军旗时,主持迎送军旗的指挥员下达“立正”、“送军旗”的口令。听到口令后,掌旗员(成扛旗姿势)、护旗兵按迎军旗路线相反方向齐步行进。军旗出列后行至团机关队形右侧前时,主持迎送军旗的指挥员下达“向军旗--敬礼--”的口令。听到口令后,掌旗员(由扛旗换端旗)、护旗兵换正步,全团按照迎军旗的规定敬礼。当军旗离开距队列正面40-50步时,主持迎送军旗离开距队列正面40-50步时,主持迎送军旗的指挥员下达“礼毕”的口令,部队礼毕;掌旗员(由端旗换扛旗)、护旗兵换齐步,反回原出发位置。 第四十六条 军(兵)种部队和院校的迎送军旗 军(兵)种团以上部队和院校和迎送军旗,可参照步兵团迎送军旗的规定组织实施。 第八章 阅兵 第四十七条 阅兵和阅兵首长 阅兵,是军政首长对部队实施的检阅。通常由军政首长1人检阅,有时也共同检阅。
第四十八条 阅兵形式 阅兵,分为阅兵式和分列式。通常进行两项,根据需要,也可只进行一项。 第四十九条 步兵团阅兵 步兵团的阅兵,分为上级首长检阅和本团首长检阅。当上级首长检阅时,由团长任阅兵指挥;当本团首长检阅时,可由副团长或参谋长任阅兵指挥。阅兵程序是: (一)迎军旗 迎军旗,在阅兵式开始前进行。 具体实施按第四十四条规定执行。
(二)阅兵式 阅兵式程序: 1.阅兵首长接受阅兵指挥报告 当阅兵首长行至本团队列右翼适当距离时或在阅兵台就位后(当上级首长检阅时,通常由团政治委员陪同入场并陪阅),阅兵指挥在队列中央前下达“立正”的口令,随后跑到距阅兵首长5--7步处 敬礼,礼毕后报告。例如:“师长同志,步兵第×团整队完毕,请您检阅”。报告后,左跨1步,向右转,让首长先走,尔后在其右后侧(当上级首长检阅时,团政治委员在团长右侧)跟随陪阅。 2.阅兵首长向军旗敬礼 阅兵首长行至距军旗适当位置时,应立正面向军旗敬礼。 3.阅兵首长检阅部队 当阅兵首长(军政首长共同检阅时,应并列行进)行至团机关,各营部、各连及后勤分队队列右前方时,团机关由副团长或参谋长、各营部由营长、各连由连长、后勤分队由团指定的指挥员下达“敬礼” 的口令。听到口令后,位于指挥位置的军官行举手礼,其余人员行注目礼,目迎目送首长(左、右转头不超过45度)。当首长问(军政首长共同检阅时,由1人问候):“同志们好!”或“同志们辛苦了!”队列人员应齐声洪亮地答“首--长--好!”或“为--人民--服务!”当首长通过后,指挥员下达“礼毕”的口令,队列人员礼毕。 4.阅兵首长上阅兵台 阅兵首长检阅完毕后上阅兵台,阅兵指挥跑步到队列中央前,下达“稍息”口令,队列人员稍息。当上级首长检阅时,由团政治委员陪同阅兵首长上阅兵台,然后,跑到自己的列队位置。 (三)分列式 团分列式队形由团阅兵式队形调整变换,或由团首长临时规定。)。 分列式程序: 1.标兵就位 分列式开始前,阅兵指挥在队列中央前,下达“立正”、“标兵就位”的口令。标兵听到口令,成一路纵队持(托)枪跑步到规定的位置,面向部队成持枪立正姿势。 2.调整部(分)队为分列式队形 标兵就位后,阅兵指挥下达“分列式,开始”的口令,尔后,跑步到自己的列队位置。听到口令后,各分队按规定的方法携带武器(掌旗员扛旗),团、营指挥员分别进到团机关和营部的预定队列中央前,各分队指挥员进到本分队预定队列中央前,下达“右转弯,齐步--走”的口令,指挥分队变换成分列式队形。 3.开始行进 变换成规定的分列式队形后,团机关由副团长或参谋长下达“齐步--走”的口令。听到口令后,团指挥员、团机关人员齐步前进,其余分队依次待前一分队离开约15米时,分别由营、连长及后勤分队指挥员下达“齐步--走”的口令,指挥本分队人员前进。 4.接受首长检阅 各分队行至第一标兵处,将队列调整好;进到第二标兵处,掌旗员下达“正步--走”的口令,并和护旗兵由齐步换正步,同时换端旗(掌旗员和护旗兵不转头。此时,阅兵首长和陪阅人员应向军旗敬礼。副团长或参谋长和各分队指挥员分别下达“向右--看”的口令,队列人员听到口令后(可喊“一、二”),按规定换正步(步枪手换端枪)行进,位于指挥位置的军官行举手礼,其余人员向右转头(各 列右翼第一名不转头)不超过45度注视阅兵首长,此时,阅兵首长答礼,其他陪阅人员可不答礼;进到第三标兵处,掌旗员下达“齐步--走”的口令,并与护旗兵由正步换齐步,同时换扛旗;其他分队由上述指挥员分别下达“向前--看”的口令,队列人员听到口令后,在礼毕的同时换齐步(步枪手换托枪)行进。当上级首长检阅时,团长和团政治委员通过第三标兵后,到阅兵首长右侧陪阅。各分队通过第四标兵,换跑步带到指定的位置。待最后一个分队通过第四标兵阅兵指挥下达“标兵,撤回”的口令,标兵按相反顺序跑步撤至预定位置。 (四)阅兵首长讲话 分列式结束后,阅兵指挥调整好队形,请阅兵首长讲话。讲话完结,阅兵指挥下达“立正”口令,向阅兵首长报告阅兵结束。当上级首长检阅时,由团政治委员陪同阅兵首长离场。 (五)送军旗 送军旗,在阅兵首长讲话后或分列式结束后进行,具体实施按第四十五条的规定执行。
本信息有重庆老兵军训 学生军训企业军训培训部提供 http://www.cqlbpx.com/index.asp |